2年发表13篇SCI!浙大女学霸:只是运气比较好(组图)

读研两年期间总共发表 SCI 论文 13 篇

其中第一作者论文 5 篇

申请了 3 项中国发明专利

和 3 项国际发明专利

参加了华为中央硬件工程院的实习

获评优秀实习生

今年,又斩获竺可桢奖学金

她就是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高分子材料专业2017级硕士生

连小梅





科研:“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被问及“如何能在众多竺可桢奖学金角逐者中脱颖而出”时,她只是笑着说“运气比较好”。然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那句“运气比较好”背后的来之不易, 却是他人所不知的——高分子行业发展飞快,因而科研论文的投稿特别讲究时效性,有时候投稿的时间仅仅相差一两个月,论文的档次就会相差很多。连小梅的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累累科研成果的背后,是“一把把心酸泪”。



连小梅的论文被ANGEW编辑评为TOP10%且受邀成为封面论文

那时候她的文章发表得特别不顺利,一篇论文投出去还未有结果,就要投入下一篇论文涉及到的相关研究。那一年,她经历着几个任务的轮番“摧残”。但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努力与坚持下,那几个任务都得到了十足的回报——在两年研究生的生涯里,她总共发表SCI 论文13 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5 篇,文章影响因子均大于10,且均为ZJU 100 期刊,包括国际顶级期刊ANGEW 和AFM 各1 篇,JMCA 3 篇,总计第一作者影响因子大于60。






你以为这就是她的全部?当然不是。


“世界”那么大,她要去看看



竺奖的竞争可谓是高手过招,竞争者皆“身怀绝技”,连小梅能够从中脱颖而出,绝不仅仅靠高质量的科研论文。

在实验室里,连小梅潜心研究;而在实验室外,她还参加了华为中央硬件工程院的实习,并在实习期间参与了华为内部的三个研究项目。此外,她还参加了中国材料大会、中国化学会第31届年会和浙大-拜罗伊特双边交流会等会议。

对连小梅来说,这些“琐事”从来都不是影响科研的“麻烦”。“去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并不会影响我的科研工作。交流活动一般3-4天,时间较短,如果对科研工作很熟悉,前期准备工作就不会占用太多时间。”事实上,她认为交流活动也使她了解到最前沿的学术发展情况,并且系统地整理了知识,这能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



华为的实习经历,不仅让她遇到了非常优秀的同行,还使她感受到了大公司的企业文化。而企业研发和在校科研截然不同的创新形式也给她带来了不同的体验。

“在学校做科研一般情况下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但是华为的研发更加注重团队的合作。这就要求我在关注自己工作的同时,还要关注团队中其他人的工作,这还能让我在考虑问题时,打开自己的思路。”


“数学,给予了我更富逻辑的思维”

或许每个人的生命里,总有那么一样东西,我们为之付出心血、为之倾注感情,它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或是一座城。对于连小梅而言,这样东西就是数学。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数学一直是我的强项,可以说,我在数学方面花了很多心思吧。”事实上,哪怕到了大学,即便连小梅的专业不是数学,她还是加入了与数学相关的社团,积极参加数学建模比赛。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今站在竺奖领奖台上的连小梅也不例外——高考失利,在家人的劝说下选择了较好就业的专业,最终被湖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录取,与热爱的数学擦肩而过。

看上去,数学与她的专业无关,但是数学的思维还是能够影响她对本专业的研究。“当然会有点遗憾,但是数学仍然是我的强项,它能够帮助我开拓思维,转换思考的方式,为我解决很多科研上的问题提供了思路。”她认为,学科的交叉应用,能够更好地发挥特长。

“我无法想象如果当初我选择了数学,现在会有怎样的发展。”连小梅说,“但既然我已经选择了现在的专业,就要奋斗到底!”“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让她逐渐爱上了化学,而对数学的热爱仍不断地影响着她,成为她前行路上的不竭动力。





青山帐外,黄石岸边,一捧清冽,几点荧光,煤灯下是新启的画布。

克服一个又一个难关,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行,不被尘世所侵扰,自顾自地在画布上留下用心的一笔。墨迹带着谦虚与自信,轻盈地晕开来,笃定地探索着未知的世界。

努力,是连小梅身上最大的特点

不变的,是她对科研的追寻

新的征程已经开始

祝福她,取得更大果实

推荐阅读